欢迎访问南京市审计局网站

南京市审计局

首页 > 南京市审计局

索 引 号:    012948050/2024-05286 信息分类:    财政、金融、审计 / 审计结果公告 / 公告
发布机构:    南京市审计局 生成日期:    2024-01-19
生效日期:     废止日期:    
信息名称:    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
文  号:    审计结果公告〔2024〕1号 关 键 词:    审计;预算执行;财政收支;整改
内容概览:    
在线链接地址:    
文件下载:  
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

审计结果公告〔2024〕1号

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  黎辉

主任、各位副主任、秘书长、各位委员:

根据会议安排,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,请予审议。

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,召开市委审计委员会全体会议2次、市委审计委员会专题会议1次,听取整改工作情况,研究整改相关重大问题;召开市政府整改专题会议17次,市主要领导批示整改相关工作35件次,提出整改要求,调度整改工作。市审计局向有关区、部门和单位印发整改问题清单及重大风险提示函,约谈部分整改责任单位相关负责人,督促推动整改落实。12个区(含江北新区)、28个部门(单位)、10个国有企业认真履行整改主体责任,进一步强化审计整改刚性要求。

一、审计整改工作部署和落实情况

各有关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严格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的审议意见,抓紧抓实市委、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,审计整改工作进展顺利。一是自觉意识全面提高,整改责任压得更实。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审计整改第一责任人的责任,对审计整改工作直接抓、直接管,组织研究制定整改方案,明确整改措施、整改时限、目标要求,狠抓整改落实。主管部门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责任,强化审计查出问题研究分析,注重从体制机制层面解决行业管理问题,一体推进揭示问题、规范管理、促进改革。二是工作机制更加健全,整改督促网络更加密实。整改工作通过全面整改、专项整改、重点督办3种方式进行,既把握总体、努力做到所有问题无遗漏,又突出重点、以重点问题的解决引领整改质效提升。整改贯通协作机制运行更加顺畅,监督机关、主管部门联合组成工作专班、督查组,开展重大风险排查和重点领域问题专项整治,整改合力不断增强。三是“当下改”改到位,“长久立”立根本。截至11月20日,2021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反映的问题,已全部落实整改要求。2022年度南京市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反映的76个问题中,要求立行立改的51个问题,已全部整改到位;要求分阶段整改的23个问题,其中6个已完成整改,其他问题按计划逐步推进;要求持续整改的2个问题均明确了整改路线图和时间表,并制定了具体措施。有关责任单位已整改问题金额61.21亿元,向有关部门移送违纪违法案件线索29件,制定完善相关制度84项,一些阻碍改革发展的顽瘴痼疾得到纠治。

二、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

(一)市级财政管理审计查出问题,已整改41.60亿元,完善制度7项。

关于预算管理方面的问题。市财政局进一步强化预算刚性约束,动态跟踪预算执行情况,规范预算调整调剂程序,将预算执行结果与下年度预算挂钩。市财政局、江北新区将非税收入、结余资金等合计11.69亿元,缴入国库或纳入预算统筹使用,加快分解下达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6.63亿元,加快拨付项目资金22.89亿元。

关于专项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。市财政局等单位扣回多拨、多发补贴396.08万元,收回项目结余资金3502.50万元。江宁区、溧水区完善农业保险工作机制、健全组织架构。江北新区下属智能制造产业园完善企业和项目引进机制,严格准入标准,规范扶持政策,加强服务培育和监管,切实提升项目引进质效。

(二)市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,已整改6562.91万元,完善制度16项。

关于预算收支管理方面的问题。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等单位非税收入和结余资金5178.49万元上缴市财政。市委编办、市金融局、市文联等部门出台《南京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预算管理办法》《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预算绩效管理办法》《南京市文联预算绩效管理办法(试行)》等,加强预算编制管理,规范预算支出。

关于公务用车管理方面的问题。市金融服务中心等4家单位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,实现“一车一账号”,落实租车“一事一申请”,严格租车审批和报销审核。

关于政府采购与购买服务方面的问题。市国动办、市投促局修订内部管理规定,进一步规范采购流程,强化政府采购规定落实,严格履行采购合同。

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。市文联等7家单位将1381.94万元外购资产、无形资产纳入账务核算,9处房产纳入固定资产管理台账。

(三)重点专项资金和民生资金审计查出问题,已整改1.42亿元,完善制度22 项。

关于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落实专项审计发现的问题。市民政局指导各区民政局对养老机构开展工作督查、政策专题宣讲会,加强对养老机构的指导和监管。秦淮区、栖霞区制定补贴发放细则,已补发助餐补贴42.34万元。秦淮区、雨花台区民政局收回调剂他用的养老服务建设专项资金255万元,严格专项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。

关于南京市残疾人保障相关资金及政策落实专项审计发现的问题。江北新区等5个区已收回多发补贴33.78万元,发放欠发补贴26.51万元。江北新区加强对辖区内定点儿童康复机构监督管理,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诫勉谈话。鼓楼区、六合区、江宁区定期与卫健部门共享对接残疾人底数,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需求精准排查,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率和个性化服务水平。江北新区等4个区严格残疾人辅具适配管理,深入开展回访,切实把惠残政策落到实处。

关于南京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相关政策和资金专项审计发现的问题。市农业农村局规范资金管理,要求园区对专项资金进行专账核算,清理上缴结余资金820.53万元。出台《南京市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》(宁农农〔2022〕10号)等一系列管理文件,明确园区申报条件,规范建设水平监测评价,开展园区建设相关培训,确保农业园区建设扎实、规范、有序进行。溧水区等5个区加快园区项目建设,及时拨付滞留资金5081.62万元。

关于南京市渔业高质量发展情况专项审计发现的问题。高淳区、溧水区、浦口区共14个池塘生态化改造项目,涉及投资7315.82万元,全部纳入固定资产管理。高淳区将项目结余资金606.88万元上缴市财政。

(四)重大政策贯彻落实跟踪审计查出问题,已整改1.47亿元,完善制度4项。

关于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情况专项审计发现的问题。六合区按规定落实减免租金96.51万元。市水务局退回转嫁给申请单位支付的专家评审费40万元。市建委等单位推进业务平台和工程建设审批系统衔接,提升工程建设审批事项便捷化水平。

关于南京市创新发展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。市科技局持续优化科创支持政策,加大科创主体培育力度,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和运营能力进一步提升。鼓楼区明确载体招商产业范围,逐步优化更替不符合产业定位的企业。栖霞区进一步规范载体出租的招标程序和后期管理,严防承租企业发生违法违规经营行为。

关于南京市稳外贸稳外资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发现的问题。江宁区、溧水区按规定足额筹集应承担的国际货运航线补贴资金6707.77万元,并已拨付到位。中货航公司、东部机场集团已完成航司、货代企业补贴资金兑付7023.10万元,结余资金859.40万元退还市财政。

关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情况审计发现的问题。市财政局加强债券项目申报及投后管理,督促各区规范开展2023年度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工作。江宁区、高淳区已专门调度推进2个滞后项目的施工进度,确保年底前完工。

(五)重大公共工程投资调查审计查出问题,已整改13.58亿元,完善制度27项。 

关于2021年南京市城建项目建设管理情况专项审计发现的问题。市建委加快编制《南京市市级政府投资城建项目管理办法》,从制度层面进一步规范市级城建项目管理,优化审批流程,加强城建计划执行检查。各项目单位强化项目前期论证,严格概算执行和过程管理;积极落实建设资金,加快项目结算审核,已按施工进度支付工程款5954万元。

关于2021年南京市江北新区公共工程项目建设情况专项调查审计发现的问题。江北新区健全部门间协调机制,保持政府投资计划和城建计划之间协同;优化编制新区大城建计划考核细则,强化计划执行考核管理;采纳审计建议,工程建设项目审慎选择EPC招标模式,采用全费用综合单价方式编制工程量清单和控制价,有效控制建设项目投资;提高融资方案与工程进度的匹配度,优化统筹项目进度和款项申请,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。

关于2022年度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发现的问题。有关建设单位落实整改要求,核减投资合计10亿元;完善监管制度,加强项目实施和财务管理工作,规范征地拆迁与补偿行为,规范合同签订和变更签证等工作;加强监理、造价咨询服务机构管理,开展服务质量检查,按合同扣减履职不到位机构的服务费用。

(六)国有资产审计查出问题,已整改2.48亿元,完善制度8项。

关于部分企业重大政策落实方面的问题。东南集团通过基础设施类基金投资人才公寓、产业园区、保障房等项目,助力“宁聚计划”、“紫金山英才”计划的实施;不断提升基金杠杆作用和引导效能,积极引入银行资金、发行科创票据等社会资本参与。扬子集团全方位加强子基金支持江北新区企业发展,通过直投、返投、引入等多种形式助力38家区内企业发展,对接优质项目89个。新农集团制定《南京市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工资薪酬管理办法(暂行)》,要求下属脱钩企业规范建立薪酬体系。原市城管局所属市政工程管理处等3家改制企业加快办理房产、土地更名和移交事项,所属集团明确提出完成资产及负债剥离时限要求。

关于部分企业运营能力有待提升方面的问题。文投集团等9家公司积极开展招商和企划活动,全力提升项目出租率,加强经营业绩考核,有效管控成本,清理低效劣质企业,逐步提升企业市场化经营能力,多家企业实现扭亏为盈。

关于载体运营及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。长期闲置的资产通过自主开发建设、加快招商、引入项目等方式,实现资产利用并产生收益;未收回的房租及售房款已收回1.15亿元,剩余的款项,相关单位通过发催缴函、起诉或调整收租方式持续追缴。

关于部分企业资产核算不规范方面的问题。对核算不规范的资产进行调账处理,未入账资产全部入账。明确投资性房地产核算范围,禁止虚假评估、虚增资产行为。

(七)“上审下”审计查出我市问题整改情况。

今年涉及我市的“上审下”审计项目,主要包括中央预算执行审计、江苏省预算执行审计等12个,查出问题合计247个,其中立行立改问题197个,分阶段整改问题38个,持续整改问题12个。市委、市政府加强研究部署,统筹调度整改落实,按时报送整改情况。截至目前,上级审计机关有关整改要求已全部落实,其中立行立改问题已按时限要求整改到位,分阶段整改和持续整改问题,已制定整改方案,并按计划推进。

三、进一步加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措施

(一)进一步强化整改管理,落细落实整改要求。坚持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、结果导向,清单化、台账化管理审计发现问题,实行动态管理,严格对账销号。对未完成整改的问题,加快落实、一抓到底;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,强化建章立制和跟踪问效,适时组织“回头看”,不断规范财政财务管理。

(二)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,压紧压实整改责任。压实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主体责任,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,拿出真举措、推进真落实,确保改到位、不反复。加强跟踪督办,确保应改尽改、高质量清零,对虚假整改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。

(三)进一步深化审计结果利用,有效防控重大风险。严格落实《南京市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》要求,深入开展举一反三,深挖根源,加强审计发现问题研究,及早发现各领域风险点,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。深入分析短板弱项,加强顶层设计和过程管理,切实巩固整改成果,实现标本兼治。

以上报告,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。